第362章 刘备附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兵马了,就是淳于琼五千兵马守卫的洛口,也是难以攻破的。
nbsp可现在,洛口丢了,历城丢了!
nbsp是什么情况?是什么原因?
nbsp不管是什么情况,什么原因,两地已经丢了。
nbsp这两地一丢,那他的大军就处在了雁门军前后夹击的局面了。
nbsp“废物!”袁绍拍着案几,气的大骂。
nbsp帐内烛火摇曳,袁绍手指泛白,脸色很快从错愕转为铁青。
nbsp“历城、洛口……竟皆失?”他喉间滚出低语,先前胜券在握的锐气瞬间被寒意浇透,心底那丝不安终于凝成了沉疴。
nbsp审配见袁绍神色剧变,已知其心已乱,当即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如磐:“主公,此刻当断则断,撤军为上!
nbsp洛口与历城为粮道咽喉,二者皆失,前线无粮可供,粮草一旦紧缺,届时无需敌军来攻,我军自乱。
nbsp看来这是赵剑的布局,今雁门军复夺两地,必已布局了攻击我军的后手。
nbsp若我军迟疑,一旦赵剑数路来攻,阻断我军退路,恐成瓮中之鳖。”
nbsp许攸也赶紧附和:“主公,审公此言有理。我军需避实击虚,保留根本。
nbsp今时势已逆,不如暂退平原,凭冀州之地的粮草与兵力重整旗鼓,等待云州有变,赵剑分心之时,再图卷土重来,方为长久之计。”
nbsp刘备立于帐侧,见审配和许攸陈词已毕,袁绍面色仍有犹豫,便缓步上前,拱手时姿态谦和,语气更添几分委婉:“明公,正南和子远先生所言,实乃洞见时势之论。
nbsp备虽无征战长才,却也略知‘势不可为则退的道理,愿再为明公进一言。”
nbsp他没有直言“撤军”,反而先提旧事,语气带着几分感佩:“昔年明公讨董卓、据冀州,何等雄姿?
nbsp正因明公每临大事,从不为一时之困绊住脚步。
nbsp今历城、洛口虽失,然冀州根基尚在,将士之心未散。
nbsp若为争一时胜负,强留济南,万一粮尽援绝,反折了多年积攒的元气,岂非得不偿失?”
nbsp话到此处,他话锋微转,又暗合袁绍心思:“赵剑虽占青州诸地,但平原还在明公手上。明公若此时悄然撤军,避其锋芒,待明公退回平原并重兵扼守,凭冀州粮仓养精蓄锐,再联合曹公和徐州陶公,那时赵剑纵有青州诸地,又怎能与明公的大势抗衡?”
nbsp一番话,既不提“退”的窘迫,只论“守势待时”的长远。
nbsp既肯定了审配和许攸的建议,又处处捧着袁绍的威望与过往功绩,半句未露催促之意,却让袁绍听来,只觉撤军并非示弱,反是顾全大局的明智之举。
喜欢。
第362章 刘备附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