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灼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r/> nbsp沉默在二人之间流动,船舱内光线昏暗,带着灰调的光笼在谢云华的脸上,让他眉宇间的郁色更加明显。
nbsp“在玉京城外赈灾时,我仔细看过账册。从玉京到洛津,乞丐流民遍塞道路,既是天灾,亦是人祸。”
nbsp半晌,谢云华开口道,声音滞涩。
nbsp“旱灾蝗灾,致使百姓无粮;上下贪墨,赈济不力,无粮无种,他们才只能背井离乡,成为流民,地因此荒着无人耕种,来年便更缺粮。”
nbsp他想起玉京城外用一口米汤吊着气,捧着一把种粮要被带去八百里外开荒的流民。
nbsp一招算不得高明的安抚之计。
nbsp“饥则思乱,宁国现下的状况,饥民起事,陷入动乱几乎是必然。”谢云华眉头紧锁,“这种情况下,林鹤堂唯利是视,选择篡位,犹如烈火烹油,宁国国祚不久。”
nbsp他对上苏羡的眼睛,苦笑道:“我原以为,靖绝非如此。”
nbsp谢云华缓缓吐出一口气,继续说道:“过去这些年,虽然鲜有人真的相信,但我的确未想过夺权篡位。”
nbsp“我信。”苏羡小声插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他眉头松了几分,露出极淡的笑意。他看到苏羡眼中流出的担心,知道自己现在的表情怕是不大好看,将苏羡的手笼在手心轻轻捏了两下,示意自己无事。
nbsp“一方面,是学过的那些礼法告诉我我该恪守君臣之道,无论过去的身份是怎样,其实我始终只是臣子。”
nbsp“但也因为,我相信皇兄可以成为明君。”
nbsp“他个性强硬,对内高压,有时的确过于偏激,我有听闻一些官员私下关于‘官不聊生的抱怨,但这并非全然是坏事。”
nbsp“对于百姓,他曾信奉要藏富于民,减征薄赋,国库反而更加充盈。”
nbsp苏羡略感意外,眉毛微挑,瞳仁都扩大几分:“我原以为……”
nbsp“原以为他是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nbsp谢云华替她补充了未说出口的后半句,似在玩笑,神情却更加黯然。
nbsp“或许,在百姓眼里,他大概的确如此……”他的视线再次落到那封信上,“宁之乱,尚因三分天灾,而如今靖西南之乱,却皆因人祸。”
nbsp“在宁任职这几月,时间虽短,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看见了一些从前未能看见的事。”
nbsp“官场之上,层层下压,圣意一旦下达,无论能否做到,以何种方式,底下的人总要绞尽脑汁办到。上面可能只是随口一句想去做,传话下来,往往就成了必须做到。以皇兄对待百官的严苛程度,这种情形在靖只怕更为严重。”
nbsp“但即便是底层的小吏,也能被百姓尊称一声‘官爷。官员为了政绩以大压小,终究是一层一层落在百姓头上。”
nbsp“而当上面要求过多,又无资源调拨……最终就成了西南的现状。”
nbsp他的声音听起来带着些疲惫。无需多看,信上的内容已经印在了脑海里,其中提到,百姓鬻儿卖女,卖屋露处,多是因为官府放贷,百姓被逼借贷又无力偿还。
nbsp而这一切的源头是两年前推行的停发公廨金制度。为避免贪墨浪费,谢云朗决定改发公廨金变为只发部分本金,由官府放贷,以利自养。
nbsp谢云华望向舱外,天气阴沉,江水看起来也灰暗寥落。
nbsp“那时我未能看出问题,满朝几乎无人反对。我在想,是否真的没有一人看得出这背后的风险——官府运转无法避免开销,百姓就算无需借贷,也会被逼得以高利借钱——与明抢又有何异?”
nbsp“还是因为,朝中无一人敢提?于是这两年来,一步步纵容皇兄行事愈发偏激?”
nbsp苏羡对上他的眼睛:“所以你想只做他身边直言上谏的臣子?”
nbsp“不是。”谢云华无奈地弯了弯唇角,“这条路我已经努力过了,我知道它行不通。”
nbsp“可是,”他神情中的郁色更甚,“我怕西南之乱只是开始,若靖狼烟四起,我此时夺权,是否又与林鹤堂如今所为无异?”
喜欢。
第141章 灼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