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0章 致命一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r/>
nbsp他想起高海文最后一次召见时说的“好好配合”,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nbsp所谓“配合”,不过是权力崩塌前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nbsp黎光集团官网的“公告栏”像块久未愈合的伤疤——
nbsp在15:40分终于渗出新血。
nbsp《关于物业审计问题的情况说明》标题用了36号黑体。
nbsp正文却在“高海文”三个字前绕起了弯:“经初步核查,部分审批环节存在违规迹象。
nbsp涉及个别高管关联线索。
nbsp集团正配合上级部门深入调查......”
nbsp字体颜色比标题浅了两个色号。
nbsp仿佛随时会渗进白色背景里消失不见。
nbsp赵长天盯着屏幕上的“关联线索”四个字。
nbsp手指在桌面敲出急促的节奏——
nbsp“‘个别高管‘关联线索。”
nbsp他冷笑一声,指节叩击着电脑屏幕,“高海文在集团养了三十年的笔杆子。
nbsp就憋出这么个不痛不痒的声明?
nbsp当老百姓是傻子?”
nbsp林悦指着评论区,食指在鼠标滚轮上快速滑动:“业主的眼睛是雪亮的。”
nbsp热评第一写着:“‘关联线索是不是高海文?
nbsp敢不敢直接点名?”
nbsp点赞量10分钟内突破5万,推送至首页的速度比集团公告还快。
nbsp最新一条评论来自“滨江老陈”:“我爸当年被困电梯留下的腿伤。
nbsp就是高海文的‘关联线索!”
nbsp郑悦突然举手,发梢扫过显示器边缘:“赵总,OA系统的‘高海文搜索联想词恢复了!”
nbsp屏幕上再次出现“审批异常”“业主投诉”“维修资金挪用”。
nbsp但新增了“请配合调查”的官方提示——
nbsp信息部试图用合规标签稀释负面联想。
nbsp却在“挪用”词条后留下半行乱码,像道不打自招的疤痕。
nbsp与此同时,滨江花园的银杏树下。
nbsp李工支起三块折叠展板,铝合金支架在地面投下锋利的影子。
nbsp他戴着白手套翻页,仿佛在操作精密仪器:“看这里——”
nbsp教鞭尖点在2012年7月的密集红点上,“高海文在海南参加行业峰会期间。
nbspOA系统显示他审批了11份物业文件——”
nbsp教鞭划过时间轴,“但海南酒店的签到表显示。
nbsp他当时正在闭会发言,这不是分身术,是伪造!”
nbsp周明礼举着联名信站在一旁。
nbsp保温杯上的“为人民服务”字样被夕阳照得发亮。
nbsp红漆剥落处露出底下的金属原色。
nbsp“黎光集团说‘关联线索。”
nbsp他的东北口音带着钢锯般的锋利,“但我们手里的证据链,比当年鞍山钢铁厂的钢轨还结实!”
nbsp他忽然提高音量。
nbsp保温杯磕在展板边缘发出脆响,“业主们听着,今晚七点,我们去市住建局门口‘晒证据!
nbsp谁不去,谁孙子!”
nbsp人群中爆发出掌声,退休护士王阿姨举起手机录像。
nbsp镜头扫过李工颤抖的手指和周明礼泛白的鬓角:“网友们,这是高海文的审批单影印件。”
nbsp她凑近镜头,老花镜反光遮住眼睛,“签名和我们小区保安的字一样歪歪扭扭。
nbsp保安说这是从打印店花三块钱买的模板!”
nbsp录完之后,王阿姨把视频传到网上。
nbsp下午四点,《南方财经》的锐评文章准时上线。
nbsp标题《黎光集团的“关联线索”为何不敢见光?》
nbsp用了加粗红色字体。
nbsp正文第一段就像把手术刀:“在业主提供的监控录像、银行流水面前。
nbsp‘个别高管的模糊表述不仅是对公众智商的侮辱。
nbsp更是对国企公信力的损耗。
nbsp当维修资金成为私人提款机。
nbsp任何文字游戏都掩盖不了贪腐本质。”
nbsp审计组办公室内——
nbsp“赵总!”
nbsp林悦展示着记者发来的证据清单。
nbsp指尖划过PDF文件,“他们居然搞到了高海文2012年的航班记录——
nbsp7月15日他搭乘CA1502航班飞往海口。
nbsp直到7月18日才返回广州。
nbsp所谓‘现场审批纯属虚构。”
nbsp她的鼠标悬停在“海口美兰机场”的盖章处,“这比我们的基站数据更直接。”
nbsp赵长天点头,从抽屉里取出红色批注笔:“通知高明,把这份记录和笔迹鉴定报告发给调查组——”
nbsp笔尖在“虚构”二字上画圈,“现在需要有人在制度管道里推一把。
nbsp比如......中纪委的‘四风举报平台。”
nbsp与此同时,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nbsp国资委办公厅的电话像催命符般响起。
nbsp秘书李海强接通电话。
nbsp免提键按下时发出刺耳的“滴”声:“我们注意到黎光集团的情况说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对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悦,背景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键盘声,“请转告王董事长,国资委需要的是‘事实。
nbsp不是‘文学创作。
nbsp如果48小时内看不到实质性进展,我们将启动专项督查。”
nbsp李海强放下电话,看着办公桌上的《情况说明》草稿——
nbsp原本的“高海文”三个字被红笔划掉,改成了“相关人员”。
nbsp旁边用铅笔批注着“需法务部过审”。
nbsp“董事长,”他小心翼翼地开口,“国资委要求48小时内提交详细报告,重点说明......”
nbsp“够了!”
nbsp王崇仁打断道,办公椅在地毯上划出刺耳的声响,“通知审计部,把高海文的所有审批记录单独建档——”
nbsp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逐渐亮起的街灯上,“包括2012年的那17份,还有......杨明辉的审批日志。”
nbsp话毕,王崇仁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nbsp此前,迫于某位大人物的压力,他不得不违心做出一些妥协之举。
nbsp但眼下,有了国资委的这通电话,他就有了充分的理由来应付那位大人物。
nbsp所以,他的心情颇为愉快。
nbsp下午,16点30分。
nbsp黎光集团官网突然弹出“页面无法访问”的错误提示。
nbsp2分钟后重新上线的《补充公告》——
nbsp像个脸色苍白的道歉者:“经内部核查,此前公告表述不准确。
nbsp集团正配合上级部门对高海文涉嫌违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nbsp“高海文”三个字终于浮出水面。
nbsp却被放在“涉嫌违规”的阴影里。
nbsp字间距比正常文本宽了
nbsp像极了审讯室里嫌疑人与镜头的距离。
nbsp赵长天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
nbsp他虽然没有和王崇仁直接交流。
nbsp但以他对王崇仁的了解,大体能还原出事情真相。
nbsp而他所要做的,就是配合王崇仁董事长——
nbsp把这出戏演下去。
nbsp思绪起伏间,赵长天从抽屉里取出标尺测量两次公告的字体间距。
nbsp“这说明高层已经乱了阵脚。”
nbsp他转向郑悦,“把两次公告的版本差异做个对比图。
nbsp用不同颜色标注措辞变化。
nbsp发给《南方财经》——
nbsp让公众看看,国企的‘准确性是怎么炼成的。
nbsp是用业主的血泪炼成的。”
nbsp此刻,千里之外的某写字楼里。
nbsp高海文的前幕僚们正在紧急删改内部通讯记录。
nbsp有人不小心碰倒咖啡杯,褐色液体渗进键盘。
nbsp在“高董说这事要低调处理”的聊天记录上晕开。
nbsp变成一团模糊的墨渍。
nbsp像极了高海文在审批单上的潦草签名。
nbsp与此同时,周明礼坐在小区石凳上。
nbsp认真的整理证据清单。
nbsp老花镜滑到鼻尖。
nbsp退休后本该含饴弄孙的双手,此刻却因长期复印文件磨出了茧子。
nbsp指腹上沾着淡淡的蓝黑墨水。
nbsp他点开一个视频,看到自己举着联名信的画面。
nbsp忽然想起1968年在钢厂当工人时。
nbsp第一次举着“质量检查报告”站上台的场景。
nbsp台下也是这样密密麻麻的人群。
nbsp不同的是,那时的掌声里有信任,而现在的掌声里有怒火。
nbsp“老伴儿,”他给妻子发信息,“等这事完了,我带你去三亚看海——
nbsp高海文挪用的钱里,有咱们给孙女攒的留学费。
nbsp有咱们的养老钱呢。”
nbsp屏幕反光里,他看到自己眼角的皱纹比去年更深了。
nbsp手机震动,李工发来消息:“周叔,市媒记者说要做你的专访。
nbsp标题都想好了:《一个退休教师的127个红指印》。”
nbsp周明礼望向天边的晚霞。
nbsp橘红色的云像极了联名信上的红指印。
nbsp他不知道什么是区块链,什么是OA系统。
nbsp但他知道,当127个平均年龄65岁的老人决定不再沉默——
nbsp当他们用放大镜比对签名、用计算器核算资金。
nbsp任何遮羞布都终将被扯下。
nbsp就像春天的阳光终将融化冬天的积雪。
nbsp下午,16点四十分,审计组办公室
nbsp林悦的手机突然震动。
nbsp她点开加密消息,屏幕蓝光映出瞳孔里的惊讶:“联合调查组搜查了高海文住宅。
nbsp在书房保险柜里发现了这个——”
nbsp一张高清照片被投影到会议室白墙上。
nbsp深棕色保险柜敞开门,最底层压着两本硬壳笔记本。
nbsp塑料封皮上“维修资金分配方案”的字样已被磨掉一半。
nbsp露出底下斑驳的蓝色字迹。
nbsp赵长天前倾身体,鼻尖几乎碰到屏幕。
nbsp看清内页字迹时。
nbsp食指重重叩击桌面:“‘滨江花园项目,海文批示:陈宇泽团队提留30%。
nbsp剩余资金转陈海账户——
nbsp落款时间是2012年7月15日
nbsp和电梯困人事件发生在同一小时。”
nbsp郑悦倒抽冷气。
nbsp鼠标快速滑动调出高海文当年的公开讲话:“他在2012年年度总结会上说‘从不干预基层具体事务。
nbsp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nbsp“所以这是致命一击。”
nbsp赵长天一边与高明视频通话,一边抽出钢笔,在复印件上圈注关键词。
nbsp笔尖划破纸面发出“刺啦”声,“高明,马上做笔迹司法鉴定。
nbsp重点比对他在2012年审计报告上的签名。
nbsp还有——”
nbsp他指向照片里的翡翠摆件,“这个‘海纳百川底座。
nbsp和高海文办公室的镇纸是同一款。
nbsp陈宇泽曾在酒局上炫耀‘这是高董最爱。”
喜欢。
第2180章 致命一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