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4章 典型特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黎光物业会议室的百叶窗被晨光切割成条状。
nbsp赵长天站在投影屏前。
nbsp激光笔的红光在“高海文审批异常数据图谱”上跳动。
nbsp“各位,”他的声音混着空调的嗡鸣。
nbsp“今天的审计范围是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的全量业务数据。
nbsp重点筛查高海文分管期间的176项审批记录。”
nbsp屏幕切换至资金流向图。
nbsp红色箭头从“黎光物业维修资金”螺旋状指向“沪市宇全贸易”。
nbsp最终汇入17个匿名账户。
nbsp“这些资金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能藏着陈宇泽案的关键拼图——
nbsp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阳光照进每一个阴影角落。”
nbsp林悦坐在长桌末端,手指轻叩着面前的黑色鳄鱼皮文件夹。
nbsp“我们昨晚收到集团方面的紧急协查函?”
nbsp她打开文件夹,里面夹着15张高清照片。
nbsp每张都标注着“证据编号:SH20130414001”。
nbsp“高明团队在高海文办公室拦截了王建军转移的15箱文件。
nbsp其中编号‘HW2012的文件箱封条胶痕显示。
nbsp曾被用吹风机加热后二次粘贴——胶水成分。
nbsp经鉴定,与2012年集团采购的3M胶带完全一致。”
nbsp会议室后排传来抽气声。
nbsp李诗涵攥紧了笔记本。
nbsp今天她穿着白色雪纺衬衫,领口别着一枚精致的茉莉胸针。
nbsp投影屏突然切换至上海会场画面:高明站在高海文办公室门前。
nbsp身后两名纪委工作人员正在给王建军佩戴留置手环。
nbsp这位信诚审计的高级经理穿着藏青色西装。
nbsp领带夹上刻着“信诚”的英文缩写。
nbsp在走廊灯光下闪着冷光。“这里是上海联合调查组。”
nbsp他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王建军试图转移的文件已被依法扣押。
nbsp现场初步清点发现2012年物业维修审批单47份。
nbsp其中11份带有高海文签名——
nbsp但经初步比对,签名墨迹的碳14含量显示为2013年后书写。”
nbsp画面中,王建军的脸被放大。
nbsp他的左眼角跳动着,领带歪斜地挂在脖子上。
nbsp露出与陈宇泽同款的鳄鱼皮皮带扣——
nbsp扣面上“LY”的烫金字母,正是黎光集团的英文缩写。
nbsp“现在进入第一个议题:滨江花园电梯维修单的程序异常。”
nbsp赵长天调出编号“LY20120709”的文件。
nbsp背景是2012年滨江花园的老照片——
nbsp画面里,陈宇泽正在带队验收电梯。
nbsp“信诚审计的复核报告显示。
nbsp这份1200万的审批单存在三处致命漏洞。”
nbsp他逐一指向屏幕上的批注。
nbsp激光笔红点在“电子签章时间”上停留,“第一,电子签章时间与高海文的飞行记录冲突——
nbsp2012年7月9日他的航班正在沪市浦东机场至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航线上。
nbsp飞行高度米。
nbsp而审批单显示他在广市‘现场签署。”
nbsp林悦接过话头,她的指甲涂着低调的烟灰色指甲油:“第二,签收人王建军的笔迹经司法鉴定。
nbsp与他本人2012年的签名样本差异率达43%——
nbsp注意看‘建军二字的连笔弧度。
nbsp审批单上的写法更接近陈宇泽的书写习惯。”
nbsp“第三......”赵长天顿了顿。
nbsp屏幕突然切换至银行流水画面,“是资金流向。
nbsp这1200万在审批通过后2小时内。
nbsp便以‘设备采购预付款名义转入沪市宇全贸易。
nbsp随后拆分为10笔‘服务费,汇入巴拿马、开曼群岛的匿名账户。
nbsp最终有200万以‘咨询费名义回流至陈宇泽的瑞士银行账户。”
nbsp信诚审计专员张薇突然举手。
nbsp她的电脑屏幕上闪烁着门禁系统的后台数据:“赵总,我们发现2013年3月15日的设备采购合同也存在同样问题。”
nbsp她调出对比图表,左侧是高海文的电子签章时间
nbsp右侧是物业大楼的门禁记录——
nbsp“高海文”的工卡当日从未触发过闸机。
nbsp“更奇怪的是,这份合同的‘现场验收单上有他的签名。
nbsp而验收时间是
nbsp从签章到验收,中间只有半小时。
nbsp而滨江花园到公司总部的车程至少需要40分钟。”
nbsp会议室响起此起彼伏的翻页声。
nbsp李诗涵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
nbsp钢笔尖在“时间矛盾”四字上画了三个圈。
nbsp赵长天在审计日志上写下“异常编号:20130415”。
nbsp笔尖划破纸面,露出底下2012年的旧记录:“陈宇泽很清楚,高海文的‘批阅时段是每天上午9点到10点。
nbsp所以他故意将电子签章时间设置在下午。
nbsp利用管理层‘上午批文、下午执行的惯性制造漏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林悦说道:“更关键的是,这些异常文件的‘抄报记录——
nbsp都指向同一个邮箱。”
nbsp她展示邮件服务器日志。
nbsp每封邮件的接收时间都精确到秒。
nbsp“根据集团信息部提供的数据。
nbsp这个邮箱在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期间。
nbsp共接收陈宇泽发送的文件137份。
nbsp其中49份有‘已阅回执。
nbsp但我们调取了高海文的OA操作记录。
nbsp他本人从未登录过这个邮箱。”
nbsp“但高海文说他从不亲自处理邮件。”
nbsp李诗涵小声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茉莉胸针。
nbsp“所以问题就出在‘已阅回执的生成机制。”
nbsp赵长天调出集团OA系统的审批规则。
nbsp红色加粗字体显示:“第二十八条nbsp电子文件进入收件箱超过2小时未操作。
nbsp系统自动标记‘已阅,视为流程合规。”
nbsp他用激光笔圈住“自动标记”四个字。
nbsp“陈宇泽正是利用这一点。
nbsp让高海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批准了所有文件——
nbsp这不是技术漏洞,而是制度漏洞。”
nbsp就在这时,上海会场的高明突然举起一份文件:“广市的同事请注意。
nbsp我们在被拦截的文件箱里发现了《高海文日程表(20122013)》的副本。”
nbsp他对着镜头展示泛黄的纸张。
nbsp左侧是打印体的行程安排。
nbsp右侧用红笔标注着“物业审批”字样,“上面记录着高海文2012年7月9日的行程是‘沪市新加坡。
nbsp但在物业的审批流程里,他却‘分身出现在广市签署文件。
nbsp更讽刺的是,这份日程表的制表人......”
nbsp“是王建军。”
nbsp赵长天接过话头,“也就是说,高海文的行程管理、文件审批。
nbsp甚至‘被同意的违规行为。
nbsp都在他最信任的秘书操控之下。”
nbsp话毕,赵长天按照计划,拨通杨明辉的电话。
nbsp会议室的音响里传来嘟嘟的忙音。
nbsp直到第四声铃响,那头才传来低沉的男声:“赵总,集团审计部正在配合沪市纪委的调查。
nbsp恐怕没时间处理物业的请求。”
nbsp“杨部长误会了。”
nbsp赵长天示意林悦播放监控录像。
nbsp画面里,杨明辉正站在沪市仓库的货架前。
nbsp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另一只手在口袋里摸索着什么。
nbsp“我们需要的是高海文20122013年的原始日程记录。
nbsp包括纸质日志和电子行程单。
nbsp而据我们所知,这些档案就存放在贵部的B03仓库——
nbsp编号区间是LGSJ2012001至LGSJ2013127。”
nbsp片刻后,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
nbsp夹杂着仓库管理员的低语:“杨部长,B03仓库的监控显示,您今早7:15进入过......”
nbsp“闭嘴!”杨明辉的怒吼声清晰传来。
nbsp随后是刻意压低的声音,“赵总,审计部的档案管理有严格流程,就算是沪市纪委......”
nbsp“刘建军已经被留置了。”
nbsp赵长天打断道,“他今早供认,2012年7月曾按照你的指示,篡改过高海文的日程记录。
nbsp将‘沪市出差伪造成‘广州视察。
nbsp杨部长,你确定要继续阻碍调查?”
nbsp会议室的电子屏突然弹出提示:“《程序违规提示函》已送达沪市联合调查组,签收人为高明。
nbsp抄送对象杨明辉,未签收。”
nbsp林悦冷笑一声,从文件夹中抽出一份《审计法》单行本:“根据第二十八条。
nbsp我们有权申请沪市纪委协助调取档案。不过......”
nbsp她看向赵长天,眼神里带着猎手的狡黠,“我猜杨部长更害怕的——
nbsp是档案里藏着他自己的狐狸尾巴。”
nbsp李诗涵突然指着投影屏:“赵总,高海文在物业的门禁开通时间显示是2013年1月15日。
nbsp但他在2012年的‘视察签到表上却有17次签名记录。”
nbsp她展示笔迹鉴定报告。
nbsp左侧是高海文2013年后的签名样本。
nbsp右侧是2012年的“签到签名”。
nbsp“这些签名与高海文本人的书写习惯有明显差异。
nbsp尤其是‘海字的最后一笔。
nbsp他习惯回勾,而签到表上是直笔——
nbsp经比对,与陈宇泽的签名重合度达89%。”
nbsp“那是陈宇泽的笔迹。”
nbsp林悦叹了口气,从文件夹中抽出一张影印件,“我们在陈宇泽的私人电脑里发现了高海文签名的扫描件。
nbsp文件夹命名为‘高董签字模板。
nbsp修改时间是2012年6月30日——
nbsp正好在第一份违规审批单出现的前一周。”
nbsp沪市会场传来骚动声。
nbsp高明举着一个碎纸机残骸出现在镜头前。
nbsp金属外壳上还沾着未清理的纸屑:“刚在集团审计部的碎纸机里发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虽然被粉碎成了137片。
nbsp但我们用图像拼接技术恢复出了关键信息——
nbsp这是2012年11月的维修资金审批单。
nbsp落款处有高海文的签名和日期。”
&
第2174章 典型特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