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机解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志若江河:在岁月褶皱里凿刻入海的宿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族谱里,记着某位盐商的发家史:他从挑夫做起,每赚十两银子就埋一两在屋后树下,三十年才攒够开盐号的本钱。这多像敦煌莫高窟的营建,从十六国到元代,十一个朝代的画工接力凿窟,才在鸣沙山凿出佛国的倒影。某当代企业家在破产后扫了三年大街,扫帚划过地面的轨迹,渐渐形成商业计划的草图——这种34;欲坚不欲锐34;的智慧,与长江在三峡迂回百折的姿态异曲同工,懂得让时间成为最好的釉料,在窑变中等待属于自己的开片时刻。

    nbsp三、河道的哲学:在蜿蜒中完成地理的诗学

    nbsp长江流域的考古发现,某新石器时代聚落的陶罐上,刻着与今天河道惊人相似的纹路。这让我想起苏轼在黄州的四年,把乌台诗案的苦难酿成34;大江东去34;的词章——当他在赤壁矶头看江水东逝,终于明白人生的志向不必像瀑布般轰鸣,而应如长江般,在九曲回肠中积蓄奔海的力量。就像黄山松的根系,在地下延伸的距离远超树冠,真正的志者懂得在看不见的地方深耕,让表面的缓慢成为内在的蓄势。

    nbsp日本枯山水大师重森三玲说:34;庭院里的白砂要耙出江水流过的痕迹,每道波纹都是时间的年轮。34;这多像某乡村教师用四十年,把山里的孩子送出大山,自己却守着斑驳的黑板——他的志向像长江支流,在深山里默默流淌,最终汇入教育的江海。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飘带,看似随意的卷曲,实则暗合气流的轨迹,这种34;征程多艰34;中的从容,与当代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重复上万次实验的坚持,都是对34;江河水总有入海之时34;的最佳诠释。

    nbsp暮色漫过南京长江大桥时,看见货轮在江面上划出银链般的航迹。那些在驾驶室里守望的水手,与千年前在长江上撑篙的纤夫,眼中映着同一片星河。原来人类最动人的志,从来不是惊涛拍岸的刹那,而是像长江那样,把雪山的理想、峡谷的挫折、平原的坦途都熬成奔海的宿命——就像景德镇的青花瓷,要经三次窑变才能成色,人生的志向也需在时光的匣钵里,忍受千万次的煅烧与冷却,最终在某片属于自己的入海口,把所有的蜿蜒都走成天地间的碑文。

    喜欢。

第221章 志若江河:在岁月褶皱里凿刻入海的宿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