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话说史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7章 举贤臣不避亲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晋厉公被囚禁六天后,栾书、中行偃杀死了他,用一辆车做陪葬草草淹埋,晋厉公的时代便结束了。

    nbsp公子周的祖父是晋襄小儿子,没能继位,号称桓叔,桓叔生下惠伯谈,谈生下公子周。公子周说:“祖父、父亲都没有继位,在周朝避难,并客死在周。自以为已经远离了权力中心,从没敢想过回晋当国君。”

    nbsp是智罃迎接公子周归晋,晋大夫盟誓拥立公子周为国君,就是晋悼公。晋悼公说:我能成为晋君,是大夫们不忘文公、襄公的意愿而施惠于我。也凭借祖宗和大夫们的威灵得以继承晋国的祭祀,我一定会兢兢业业的做事,大夫们也应该协助我。

    nbsp大夫们听了晋悼公这番话,纷纷跪地叩首,表示愿尽心辅佐。晋悼公上位后,果然如他所言,兢兢业业处理国事。他先是着手整顿朝纲,惩处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提拔贤能之士,朝堂风气为之一新。

    nbsp在军事上,晋悼公重用名将魏绛,改革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同时,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周边诸侯国修好,使得晋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升。

    nbsp然而,国内仍有一些势力对晋悼公心怀不满,暗中勾结国外势力,企图发动叛乱。晋悼公得知消息后,并未惊慌失措,他秘密部署兵力,等待时机。终于,在叛乱即将爆发之际,晋悼公果断出击,将叛乱势力一网打尽,稳定了国内局势。

    nbsp悼公不忘旧情,尉问当年跟随文公逃亡的这些功臣的后人,关心他们的政治前途,生活状况,对于他们的困境给予帮助。对孤寡老人,孤儿国家负责养起来。这些都是人民所希望的,悼公逐渐取得了晋国民心。

    nbsp这年秋天,对于反复无常的郑国,大夫提议应该讨伐。晋悼公陷入沉思,郑国反复无常确实可恶,但此时贸然讨伐,若周边国家趁机而动,晋国恐陷入困境。

    nbsp他召集众臣商议,魏绛进言:“主公,郑国虽可恨,但当下国内初稳,不宜大动干戈。可先派使者前往郑国,以恩威并施之策,若其能诚心归降,便可免去一场战事;若其执迷不悟,再兴兵讨伐也不迟。”

    nbsp晋悼公点头称善,遂派使者前往郑国。使者见到郑君后,道明晋悼公之意,若郑国能停止反复无常之举,与晋国修好,晋国既往不咎;若继续与晋为敌,晋国必将全力征伐。郑君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向晋国臣服,派使者随晋使回晋,献上厚礼,表达归降之意。晋国没费一兵一卒,就使郑国归降,晋悼公很是高兴。

    nbsp可没过多久,晋国终于发现,郑国归降晋是假,只是害怕晋国讨伐,内心却是倾向楚国。这使得晋悼公很是生气,决定讨伐郑国,不打服郑国决不罢休。晋悼公厉兵秣马,命魏绛为主帅,率精锐之师浩浩荡荡杀向郑国。

    nbsp郑国得知晋军来犯,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国君本就不愿看到晋国日益强大,当下便派大军

第227章 举贤臣不避亲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