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话说史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稳汉室萧规曹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nbsp曹参的儿子曹窋是中大夫。孝惠皇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看不起自己,就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底下随便问问你父亲,你这样对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饮酒作乐,遇事也不向皇帝请示报告,身为相国怎么可以这样不关心国家大事呢?这些话不要告诉你父亲是我说的。

    nbsp曹窋假日回家,闲暇时间陪着父亲,把惠皇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父亲。曹参听后大怒,打了曹窋二十板子,并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该说的。

    nbsp到了上朝的时候,孝惠皇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是我让他规劝您的。

    nbsp曹参赶紧脱帽谢罪说:请陛下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

    nbsp孝惠皇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

    nbsp曹参又说:陛下以为我和萧何比较,谁更贤能?

    nbsp孝惠皇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

    nbsp曹参说:陛下说的这些话很对。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各种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们这些臣子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

    nbsp孝惠皇帝说:你说的真好,是这个道理,按照原有的法度执行就可以了。

    nbsp曹参是将军,行军打仗是强项,国家也能治理得这么好,主要是他有做齐国丞相的经验。曹参刚做齐国丞相时,齐国当时有七十座城邑。当时天下刚刚平定,齐王刘肥还很年轻,不懂得治理国家,曹参是武将,对治理国家心里也没有办法。

    nbsp曹参便把齐国的长者,读书人都召来,商讨治理国家和安抚百姓的办法。齐国读书人有几百人,众说纷纭,各说各的理,曹参也不知道听谁的好。他听说胶西有位盖公,精研黄老学说,就派人带着厚礼把盖公请来。

    nbsp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清静无为。

    nbsp曹参问:什么是清静无为?

    nbsp盖公说:就是不折腾,让百姓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朝廷官员不要过多的干预百姓的行为,只要遵守法律就可以了。

    nbsp曹参让出自己的办公室,请盖公住在里面,采用了盖公的黄老学说治理齐国。曹参在齐国做了九年丞相,使齐国人民安定,国家富强。齐国人民都赞扬曹参是贤明的丞相。

    nbsp因为有了治理齐国的经验,曹参做了汉朝相国后,依然采用了黄老学说,对百姓不折腾,做到让百姓自己做主,做到清静无为。这种主张完全符合道家学说。

    nbsp百姓遭受到秦朝的严刑峻法,苛捐杂税的压榨,使百姓没了生活空间,曹参的无为而治,给予百姓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人,都称颂曹参的美德。

    nbsp曹参做汉朝相国大约三年多时间,他死后受到了汉朝百姓的怀念。被谥为懿侯。

    喜欢。

第131章 稳汉室萧规曹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