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五百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6章 英雄佳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很快,双方短兵相接。

    nbsp钢刀和铁刀交击声、战马嘶鸣声、士兵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nbsp迷当和羌兵们注视着战斗。

    nbsp从双方接触一开始,秦军的兵器优势就发挥出来了,秦兵砍中匈奴兵,比匈奴兵砍中秦兵带来的伤害更大。

    nbsp在许多时候,秦兵对匈奴兵往往一刀毙命,匈奴兵很少能一刀解决秦兵。

    nbsp总体来说,匈奴兵的伤亡率比秦军大得多。

    nbsp余州挥动兵器亲自作战,秦军越战越勇。

    nbsp反观匈奴兵,士兵越来越少,越打越惊。

    nbsp右大当户看出问题了,是秦军的马刀占了优势。

    nbsp他有意要缴获马刀,带回去让铁匠打造出来。

    nbsp在亲兵的护卫下,右大当户在死亡秦兵身上,捡起了马刀和刀鞘。

    nbsp匈奴兵越来越少,只剩下数百人了。

    nbsp战况对匈奴越来越不利,右大当户来不及检查钢刀,把刀鞘插在腰间,挥动钢刀加入战斗。

    nbsp钢刀的确很好用,他亲自击杀了一名秦兵。

    nbsp“纳命来!”

    nbsp秦勇带着士兵们向右大当户杀来,他本人神勇无比,一连砍杀了数名匈奴兵。

    nbsp右大当户见情况不妙,只得带着残兵逃跑,顾不上掳掠来的女人和牲口了。

    nbsp余州带兵追杀一阵子后,下令停止追击。

    nbsp最终,跟随右大当户逃走的匈奴兵只有两百余人。

    nbsp迷当和五千羌兵看得呆了,秦军实在强悍,他们不如匈奴兵,匈奴兵又不如秦军,臣服于秦国是正确的选择。

    nbsp秦国就是一颗大树,在大树底下好乘凉。

    nbsp余州清点人数,秦军自身战死1015人,斩杀匈奴兵2630人。

    nbsp秦军除了阵亡士兵外,还有数百人受伤。

    nbsp秦兵们都懂得最基本的外伤治疗,带了外伤药,受伤士兵由其他士兵救治照料。

    nbsp羌兵们把被掳掠的女人带了回来,是秦兵把她们救出来的,羌人女子们都感激秦军。

    nbsp刚才跟匈奴人的战斗,这些女人们都看在眼里,秦国男人比羌人男人更勇猛,秦兵们都是英雄。

    nbsp经过统计,被掳掠的女人有一千五百余人。

    nbsp当天下午,羌人女子们烹煮食物慰劳秦军,还帮忙照顾伤员。

    nbsp夕阳西下,秦勇视察着现场,有名懂羌人语言的士兵跟随着。

    nbsp视察一阵子后,只见一个羌人女子在嘤嘤哭泣,走近一看,这女子还挺有姿色,十六七岁,哭得很是伤心。

    nbsp秦勇问道:“你为什么哭泣?”

    nbsp士兵用羌人语言翻译给那女子听。

    nbsp那女子道:“我男人已被匈奴人杀死!”

    nbsp听到士兵翻译过来后,秦勇对这美丽女子动心了,说道:“我是秦军的军候,由我来做你的男人,我来保护你和你家人!”

    nbsp他家里已有一妻,再娶一个女人又何妨。

    nbsp那女子见这秦军军官高大魁梧,又很真诚,自己又是被秦军所救,她刚才亲眼看见这个男人杀了许多匈奴人,还把那个匈奴首领赶跑了,这是何等英雄,她喜欢这样的英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略作迟疑后,就点头答应了,她自报姓名,叫阿蒂丝。

    nbsp秦兵们救出千余女人,可谓是英雄救美。

    nbsp在这些女人当中,最漂亮的那个女人阿蒂丝,对秦勇以身相许,很快就轰动起来了。

    nbsp迷当跟秦勇说,阿蒂丝是羌人中有名的美人,是羌国草原上的一颗明珠,是部落领主的媳妇,领主和儿子都被匈奴人杀了,她就是寡妇。

    nbsp秦勇更是大乐。

    nbsp当天晚上,军队扎营过夜。

    nbsp秦勇有单独的帐篷,他等不及了,当晚就跟阿蒂丝洞房花烛。

    nbsp数天后,秦军凯旋归来。

    nbsp迷当把那天的战斗,原原本本地向羌王和各部领主讲述,羌人无不归服,秦国初步确立了在羌人心中的威望。

    nbsp余州来到秦勇跟前,大笑道:“秦军候,你可是艳福不浅啊!打一仗,就得了漂亮美人。”

    nbsp秦勇尴尬一笑,说道:“或许是卑职运气好。”

    nbsp得知那名女子身份后,羌王恭贺秦勇,说要按照羌人仪式,给秦勇办红红火火的婚礼。

    nbsp他这么做,是有讨好秦军的成份。

    nbsp毕竟秦军战力强大,还得仰仗秦国庇护。

    nbsp邹离和杨喜同样祝贺秦勇。

    nbsp第二天,由羌王亲自主持,给秦勇和阿蒂丝举办一场隆重盛大的婚礼。

    nbsp从此以后,这件事成为了在羌人和秦人中流传的佳话。

    nbsp由杨喜带领的三万骑兵,要长期留在羌国,秦勇在羌国有女人,更安心留在这里。

    nbsp八月下旬这天,邹离告别杨喜和迷朵,启程返回关中。

    nbsp————————

    nbsp河套平原,冒顿刚从西边返回这里不久。

    nbsp右大当户带着残兵来到这里,向冒顿报告在羌地作战一事。

    nbsp秦军居然在羌地出现,冒顿吃了一惊。

    nbsp左贤王道:“单于,我愿领兵南下,把羌地的羌人、秦人全杀光!”

    nbsp右都骨侯道:“秦军凭借长城关隘守在关中,现在他们出关了,对我们是好机会。”

    nbsp冒顿阻止道:“不,秦军战力强,我军占不到便宜。如果跟秦军硬拼,两败俱伤,得不偿失,今年先不作战,明年再做计较。”

    nbsp右大当户再把缴获的钢刀献上。

    nbsp冒顿仔细检查钢刀,赞同这是好刀,秦军骑兵都配备这种刀,怪不得匈奴兵敌不过。

    nbsp冒顿没有责怪右大当户,让工匠好好研究,争取把这种刀铸造出来。

    nbsp————————

    nbsp关中,白渠干渠建设地。

    nbsp这里原本有四万余楚兵,后来加入了齐兵、赵兵,俘虏人数接近八万。

    nbsp楚兵和齐兵、赵兵分开,各不相干。

    nbsp三国的俘虏,大部分能安安分分。

    nbsp时间已进入了九月中旬,楚兵来关中劳作已有数月,对秦国的敌视之心仍然比较重。

    nbsp这天,是休息日。

    nbsp俘虏、训导部、水工等全体人员休息一天。

    nbsp天空刮着西北风,关中大地开始寒冷起来。

    nbsp训导部吏员们,每个人都有单独的小木屋居住。

    nbsp吏员郭翀邀请楚兵中的孙桐前来吃火锅。

    nbsp双方是俘虏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居然被郭大人单独邀请,孙桐受宠若惊。

    nbsp小木屋内,热气弥漫。

    nbsp桌面上,放着许多小盘子,分别有牦牛肉、狗肉、羊肉、鱼肉等等。

    nbsp郭翀说,牦牛是上头分给每个小吏的,其余的肉是自掏腰包买的。

    nbsp对于孙桐来说,这就是山珍海味。

    nbsp平常吃饭,每隔五天有肉吃,那一般是猪肉、羊肉或鸡肉,每个人的分量也不多。

    nbsp孙桐就算以前在楚国家里时,也只有偶尔宰杀家禽吃才能有肉吃。

    nbsp郭翀居然花钱买肉请自己吃饭,孙桐很意外,又有些感激。

    nbsp羌国进贡三千头牦牛,有五十头留给宫里,一百头分给咸阳的官员们,五百头分给白渠建设者,包括训导部和水工们,另有一千五百头分给军中,剩余的分给各郡县。

    nbsp在今天早上,宰杀了十头牦牛。

    nbsp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除了官吏们集体进食外,还特别留出一部分,给训导部拉拢俘虏之用。

    nbsp郭翀主动夹菜到锅里,又频频给郭翀夹菜,两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nbsp孙桐高兴之处在于,难得吃到好菜;郭翀高兴之处在于,总算有楚兵对他有好感,工作有了小进展。

    nbsp“这牦牛肉好吃!”孙桐屁颠屁颠的。

    nbsp郭翀道:“朝廷分给每个小吏的牦牛肉,就这么一点点,就只够两个人吃,我把你当兄弟,有好吃的要跟兄弟一起享受。”

    nbsp孙桐心里暖洋洋的,他不客气了,连续吃下多块牛肉。

    nbsp郭翀又道:“孙兄弟,你在家里的时候,乡衙的人,真的把秦国说得很坏很坏?”

    nbsp孙桐道:“郭大人,乡衙的人时常说,暴秦侵犯楚国,让楚国被灭,许多楚国男人被迫上战场,被秦军杀死。家里那些小吏说,秦国是楚国仇人,秦人都是坏人。”

    nbsp郭翀又再吃下一块牦牛肉,说道:“那是骗人的,秦国朝廷对秦人很好,皇帝陛下说了,诸夏之夏人,皆是兄弟,会一视同仁。只是不幸出了二世皇帝这个昏君,又有奸臣赵高,导致赋税沉重,百姓日子苦啊!那些原本六国贵族、王室,趁机造反,导致战祸不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在数年前,子婴就公开说嬴胡亥是昏君,并且允许每个人都这样说。

    nbsp孙桐道:“郭大人,我家里乡衙的人说,天下七国,本相安无事,是暴秦想要吞并天下,侵犯楚国,才让楚国和百姓没好日子过。”

    nbsp郭翀问道:“孙兄弟,你也曾恨过秦国?”

    nbsp问出这种问题,孙桐迟疑起来,怕郭大人听了不高兴。

    nbsp郭翀道:“我把你当兄弟,你实话实话就行了。”

    nbsp孙桐道:“二十余年前,秦军两次攻楚,听说第一次主将是李信,有二十万大军,被楚军打败;第二次攻楚主将是王翦,有六十万大军。我伯父、爹爹被征召从军,跟随项燕将军保卫楚国。结果,伯父战死,爹爹侥幸没死,也受了伤。我觉得那乡衙的人说得对,要是秦国不吞并楚国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恨暴秦。”

    nbsp他放下筷子,低下头,怕郭翀责怪。

    nbsp郭翀没有丝毫生气,说道:“你家里乡衙那些人,说得有些对,但也不算对。要是天下统一,夏人之间就不会再有战争,男丁就不会上战场战死。是因为二世皇帝昏庸、赵高祸乱朝纲,让百姓困苦,让那些六国余孽有机会造反。”

    nbsp孙桐想想,好像也有道理。

    nbsp郭翀留意着孙桐反应,觉得孙桐认同他的话。

    nbsp再问道:“孙兄弟,宿舍内二十九人,还有多少人恨秦国?”

    nbsp现在的孙桐,对郭翀已有较高的认可度、信任度,把自己所知的全盘托出。

    nbsp在其他楚兵中,以顾顺对秦国仇恨最深。

    nbsp此外,最少还有十五人,仍然憎恨秦国。

    nbsp剩下那些人就算不恨秦国了,也对秦国没好感。

    nbsp目前,整个宿舍三十人,只有孙桐对秦国产生了好感。

    nbsp那些憎恨秦国的楚兵,因为在关中这里干事,秦人对楚兵尚好,日子过得不差,也就能忍住没有生事,更何况,他们没有生事的机会。

    nbsp郭翀通过孙桐,深入了解其他人情况,以便做好下一步工作。

    nbsp————————

    nbsp中原大地,秋收开始了。

    nbsp邹离使团返回咸阳的路上,时而能看见道路两边农田里,一片忙碌景象。

    nbsp回到咸阳后,皇帝召邹离在御书房觐见,顺便也陈平也叫来,让他多了解羌地情况。

    nbsp“陛下,臣到羌国后,一切顺利。够来,有三千匈奴兵侵犯羌国,被余州所率之兵打败,军候秦勇……”

    nbsp邹离先禀报总体情况。

    nbsp子婴大为高兴,在听到关于秦勇迎娶羌人美女一事时,更是笑了出来。

    nbsp邹离讲完后,他说道:“羌人归服于大秦,羌国以后就是进入西域的桥头堡。”

    nbsp“桥头堡?”首次听到这个词,邹离冲口而出,就算没有皇帝解释,他也能根据整句话意思猜出含义。

    nbsp子婴解释“桥头堡”之意,让这个时空又增添了新词汇。

    nbsp随后,邹离把让随行画师画下的羌国地形图取出,皇帝命人挂上。

    nbsp君臣两人来到地图前,邹离指着地图不同位置解说着。

    nbsp“陛下,羌王在这;西北边这里,便是月氏国。臣还向许多羌人打听‘大宛国,羌人无人知晓,陛下说大宛挨着月氏国,若去到月氏,想必能知晓。”

    nbsp邹离又说,有了皇帝册封的王,迷朵已派人通知羌人所有未臣服的部落,让他们听从大秦册封的王的号令,在邹离离开时,已新增一部落归顺。

    nbsp经过邹离解释,让皇帝对羌国有了大致了解。

    nbsp子婴再看着地图,要是通过河西走廊通往西域,路途更短,速度更快,河西邹离,是他迟早要夺取的,但目前还不是时候,还不适宜派兵跟匈奴大规模作战。

    nbsp通过羌国往西域,虽然远了些,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nbsp有了羌国这条路线,出使西域,就不至于像历史上的张骞那样,路途上两次被匈奴扣押,历时十三年才回到长安。

    nbsp“远赴西域,不仅要找月氏,还要找大宛等许多小国,若去西域,路途遥远,长途跋涉,语言不通,道路不明,甚为艰辛,如若碰上对大秦有敌意的人,甚至会有危险。”

    nbsp邹离一副坚韧之色,向皇帝拱手道:“为了陛下、为了大秦,臣不畏任何艰险,一定不负陛下所望,联络上西域诸国,说服他们共抗匈奴。”

    喜欢。

第206章 英雄佳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