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神兵利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幸好,苦日子过去了,终于回来了。
nbsp第二天,单于大帐,冒顿跟臣子们一起吃喝,祝贺左贤王安全归来。
nbsp吃到一半时,拔托耶道:“秦国实在可恶,我们一定要灭秦。”
nbsp单于大声道:“关中的财物、女人,迟早都是我们的,单凭我们,很难灭秦,这次跟赵、韩、齐三国联合,虽然没成功,以后还会有机会。”
nbsp不过,急切间难以灭秦,还需再等待时机。
nbsp冒顿决定,明年春天后再次西征,讨伐月氏国。
nbsp————————
nbsp“陛下,齐国派使臣陆贾来秦,赵佗将军问,陆贾正在函谷关,是否放他进来?”
nbsp刘邦居然派人前来,子婴有点意外。
nbsp既然来了,那就见见。
nbsp数日后,陆贾来到咸阳,子婴在朝会上接见。
nbsp“齐国使臣陆贾,拜见秦国皇帝陛下!”
nbsp年近四十陆贾,留着山羊胡子,一副儒者模样。
nbsp子婴重重地道:“齐国勾结赵、韩、匈奴,一同侵犯大秦,实属可恶!朕见到你很不高兴,刘邦派你来见朕有何事?速速道来!”
nbsp陆贾道:“函谷关外,三万五千齐兵投降,在陇西,也有齐兵投降。齐军士兵们,家乡皆在齐国,有父母妻儿,皆会想回家,留在秦国无益。恳请陛下让他们回齐国,齐国愿给秦国赎金。”
nbsp原来为了这事,不仅仅是子婴对人很重视,其他国君同样重视。
nbsp子婴道:“你说错了。向秦国投降的降兵,都不想回去了,他们愿意留在秦国。”
nbsp陆贾心道:“不可能!这肯定是骗人话!肯定是嬴子婴想开高价码故意这样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他道:“陛下,要如何才能放齐军降兵回去?还请明言。”
nbsp子婴道:“朕刚才所说,便是实话。降兵们愿意留下来为大秦效力,有很多人还想在秦国娶妻生子。在半个月前,就有百余名降兵娶了秦国女人。此时,降兵们已经在为大秦效力了,他们在汉中郡修水渠。以后还会在秦国耕作,还会被征召加入秦军。”
nbsp他暗笑着,要想把降兵赎回去,绝对不可能,无论给多少钱、多少粮食都不行,故意说些这样的话迷惑对方。
nbsp子婴再看向陈平,问道:“丞相,本月有多少降兵要娶妻?”
nbsp陈平立即领会圣意,回应道:“启禀陛下,有三百余人,会在本月下旬娶妻。”
nbsp陆贾一口咬定,嬴子婴就是不肯放人,所说的那些都是借口,肯定是要让降兵去做工事劳役之类。
nbsp看到皇帝态度,陆贾觉得说下去已无必要,说道:“既然陛下不肯放人,外臣无话可说,告辞!”
nbsp陆贾拱手后转身要离去。
nbsp子婴大声道:“齐国使臣,请回去转告你的皇帝,大秦不可侵犯,他有生之年好好享福就行了。若再跟赵国、韩国、匈奴勾结在一起,继续与大秦为敌,朕一定不会饶恕齐国。”
nbsp陆贾转身道:“秦国皇帝的话,本使一定会转告。”
nbsp————————
nbsp十一月中旬,陇西道西边山区边缘地带。
nbsp大批士卒从这里走出。
nbsp“出来了,终于出来了!”
nbsp李左车向西望着茫茫草地,长呼了一口气。
nbsp官兵们望着草原,如释重负。
nbsp在山区的日子里,累计有数百人病死,还有数百匹战马因马蹄磨损过于严重而被宰杀。
nbsp夏侯婴道:“苦日子到头了,只要我们一直往北走,一定能走到匈奴人地方。”
nbsp草原便于行军,军中还有数千马匹,可骑马前行。
nbsp戚宗道:“我们的粮食不多了,得走快点。”
nbsp王吸道:“三国联军大败,我们撤退后,音讯全无,或许陛下会很挂念我们,得赶快把消息带回去。”
nbsp李左车派出五百骑兵作为先锋,先一步向北挺进,到了匈奴人地域后,恳求那边派人运送粮食南下,再用最快速度把消息带回赵国。
nbsp此后,残余联军部队,在靠近山区的边缘地带行军,时而会进山打猎,偶尔遇上羌人部落,毫不客气洗劫一空。
nbsp北上后一段时间,偶尔遇到被匈奴洗劫过的部落,被匈奴人杀害的羌人尸体。
nbsp中原人不会像匈奴人那么没人性,他们只是单纯劫掠,只要羌人不攻击,他们也不会再去杀戮。
nbsp大半个月后,联军到了西套平原。
nbsp——————————
nbsp赵国,邯郸。
nbsp有消息了!终于有消息了!
nbsp联军残存官兵的消息传到邯郸,两天后,赵歇在朝会上谈论此事。
nbsp陈馀道:“李左车、戚宗、田叔乃败军之将,回来后,该重重惩罚。”
nbsp张耳道:“不仅赵军败了,韩军、齐军同样败了,连匈奴人都败给秦军。非我赵国将军们过失,实乃秦军太狡猾,赵军还能回来一些人,已经是谢天谢地了。陛下,臣认为,不仅不应该惩罚,还应慰劳归来的将士们。”
nbsp李齐出列道:“陛下,臣赞同丞相之言。在军队回来时,建议陛下到城外迎接。”
nbsp他是李左车叔父,秦末赵国复国后,跟李左车一起投奔赵王歇,参加过巨鹿之战。
nbsp张敖出列道:“丞相所言甚是。出征大军惨败,许多将军都战死了,剩下的将军们,肯定痛心疾首,应当好好慰劳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共抗暴秦。”
nbsp还有好几个臣子发言赞同。
nbsp赵歇当场作出了决定。
nbsp在赵国复国之初,陈馀和张耳是最重要人物,后来,陈馀逐渐失势,手中的实权越来越少。
nbsp——————————
nbsp骆甲和杨喜率军回到了咸阳,子婴在朝会上接见两人,让两人跟众臣说说深入韩地后的经过。
nbsp谈及在韩地大肆破坏,韩军却毫无办法,臣子们都笑了出来。
nbsp杨喜道:“陛下,那些韩国官吏可害怕了,各乡衙的官吏,见到秦军,就像碰上鬼一样,老早就躲得远远的。”
nbsp少府丞刘栋道:“韩国由张良说了算,皇帝就是傀儡,我秦军骑兵在韩地肆无忌惮,那就证明张良无能。”
nbsp尉缭道:“事实上,张良在韩国的威望已大受打击,远远不像大战前那样被许多老百姓拥戴。”
nbsp子婴道:“杨校尉,你再说说如何打败韩军骑兵。”
nbsp杨喜再具体说出来。
nbsp外表粗狂的他,是个直性子,把经过原原本本说出来,既没有加油添醋,也没有刻意隐瞒。
nbsp即使没有经过人工加工,这个战斗经过和结果,已足以让朝臣们兴奋了,麒麟殿内,洋溢着愉快的气氛。
nbsp有人称赞骆甲善于指挥,善于创造机会,也有人称赞杨喜、两个都尉,以及秦兵作战勇猛。
nbsp子婴道:“骆甲将军、杨校尉表现都很少,立下军功。待会留在这里,一起用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这次入韩,两人都有立功,但还没有到升爵、升职的程度,在军功薄记录着。
nbsp用膳时间到了,皇帝和臣子们在麒麟殿用膳,杨喜单独一桌,有幸在这一起吃饭,既兴奋又紧张、拘谨,原本吃相不太好的他,表现得斯斯文文。
nbsp散朝后,骆甲、杨喜、陈平留下。
nbsp子婴道:“杨校尉,赵佗将军让你跟韩地百姓说的话,你都说了吧?”
nbsp杨喜道:“回禀陛下,臣进入过许多百姓家中,跟韩人说过多次。有些人始终对我军敌意,有些韩人听到臣说的话后,觉得有道理。”
nbsp子婴命杨喜、骆甲退下。
nbsp陈平道:“陛下,根据在韩地探子传来的消息,韩国上至朝臣、下至百姓,已有许多人对张良不满,尤其是洛阳一带的人,怨恨张良者甚多。”
nbsp子婴点头道:“张良就是凭借掌握的权力死撑着,跟大秦为敌,早晚死路一条。”
nbsp十一月底,子婴跟往年一样,对各郡县上计薄一一过目。
nbsp这一年多来,虽然经历五国攻秦,军人战死超过十万,秦国人口依然有少幅度增长,
nbsp截止到大业三年年底,秦国总人口为655万,只是因为战争,造成成年男丁人口有所下降。这只是略为下降而已,在这历时一年多的战争中,虽然战死十万,但又有男丁年龄达到从军年龄。
nbsp减去工匠、官吏、残疾人、老人,目前十七岁以上可从军的男人为四十八万,如果加上十五、十六岁两个年龄段,为六十三万人。
nbsp陇西郡的上计薄里报告,在陇西南部,因为战争迁到关中的人,有六成愿意返回家乡,也有少数人选择到新设立的西和县。
nbsp因为战争造成耕作的男丁不足,去年总体的粮食收成,只相当于正常年份的八成五。
nbsp原本夜郎国地区的南广县、平夷县,驻守当地的士兵,有许多已娶当地女人为妻,
nbsp当地的土着人,有许多已学会了秦文、熟悉秦律,被任命为当地基层官吏。
nbsp这两个县政绩都很好,已有效促进民族融合。
nbsp况且,这两个县都生产枸酱、枸酱酒,深受秦人的喜爱。
nbsp子婴提笔书写,对两个县进行表彰。
nbsp如果没有意外,再过一至三年,这两个县的县令都会被提拔。
nbsp综合所有报告来看,内史区的咸阳令成绩最差,现任咸阳令,是原咸阳令阎乐的接任者,已是快六十岁了,子婴打算让他退休。
nbsp为此,子婴把尉缭叫来。
nbsp“咸阳令该换人了,丞相可有合适人选?”
nbsp尉缭道:“臣认为,少府丞刘栋、象郡郡守马宣皆可。”
nbsp子婴对于以前拍过自己马匹、后来又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刘栋影像比较深刻,决定将刘栋升任咸阳令。
nbsp又再问道:“谁合适接任少府丞?”
nbsp尉缭道:“韩生可接任。”
nbsp子婴在现代时,记得韩生这个人。
nbsp在历史上,项羽入咸阳后,秦人韩生投奔项羽,向项羽献策留在咸阳。项羽一意东归,便一口拒绝了。
nbsp后来韩生有所抱怨,有人向项王举报,项羽叫人把韩生丢进油锅烹了。
nbsp子婴同意,让韩生接任少府丞。
nbsp几天后,子接到报告的子婴,再次来到钢铁兵器作坊。
nbsp“陛下,终于铸造成合格的钢了。”
nbsp邹棠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nbsp他带着子婴进入铸造区,在某个位置上,放着数十块钢条。
nbsp子婴拿起一块钢条,用手指敲了一下,声音比较沉闷。
nbsp要是敲击生铁,声音会清脆而悠长。
nbsp邹棠道:“陛下,臣已命人用钢铸造了数把剑。”
nbsp随即,邹棠将两把剑取来。
nbsp仅仅从外观上,已经可以区分铁剑和钢剑不同了。
nbsp子婴接过一把剑仔细观察,剑刃十分锋利。
nbsp邹棠兴奋道:“陛下,用钢铸造出来的剑,比生铁和熟铁铸造的剑要好很多,比熟铁锋利,又比生铁坚韧,不易崩口。只是还得要注意,不能让剑弯曲。臣昨天试过,剑只能小幅弯曲,要不然还是会折断。”
nbsp仅仅按照这样的质量来看,已经比以前好得多了。
nbsp不过,在掌握炼钢技术的基础上,只要再发挥想象力,可以做得更好。
nbsp就拿刀来说,刀刃主要起刺杀、切割作用,所以要求有比较高的硬度,这样才能保证刀的锋利,因而应选择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来制造。
nbsp而刀背主要起一种支撑作用,要求有比较好的韧性,让刀在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时不致折断,这样就要选择含碳量较低、韧性较大的熟铁。
nbsp在南北朝时期的綦毋怀文,对灌钢法进行重大改进,发明了将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的炼钢方法,用这种方法铸造的钢,又被称为“宿铁”。
nbsp后来,綦毋怀文再将钢和熟铁巧妙结合在一起,分别用在合适地方,大大提高了兵器技术,这种技术原理,到现代都还在沿用。
nbsp出来铸造区,进入“办公室”。
nbsp子婴正色道:“邹卿家做得很好,炼成了钢,让大秦军队更加所向披靡,功劳不比去年统兵作战胜利的将军小。朕给你封爵位‘公大夫,秩俸升为一千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惊喜之下的邹棠,跪下谢恩。
nbsp他以为只是增加秩俸,没想到还能封爵。他原本是没爵位的,现在一下子被封为第七级,激动得差点要流泪了。
nbsp邹棠起身后,子婴道:“有没有想过,剑刃用钢、剑身用熟铁,以此方法来铸造,剑刃锋利,整把剑又不易折断。”
nbsp经皇帝提醒,邹棠犹如发现了新大陆,他是内行人,一听就知道可行。
nbsp“妙,陛下所说之法真妙!”
nbsp在他看来,皇帝真是无比圣明,能想出炼钢之法,又想出这种武器制造之法。
nbsp子婴道:“你先好好试验,等做好之后,秦军许多武器都要改成用钢。”
nbsp邹棠领命。
nbsp回到咸阳宫书房,子婴来回踱步,在思考着相关问题。
nbsp钢制作出来之后,可以制作许多新式武器。
nbsp在青铜和铁兵器时代,军队很少用刀来作战。
nbsp后来,随着炼钢技术完善,打造出高质量的刀,各种不同的刀出现在战场上。
nbsp比如隋唐时期的制式军刀唐刀,可以用于大规模装备步兵。
nbsp也可以制造有利于骑兵劈砍的马刀。
nbsp子婴思考的,主要是骑兵问题。
nbsp炼钢技术成熟后,秦军武器会全面变革,带来质的飞跃。
nbsp不仅仅是步卒,要是骑兵配备马刀,近身作战,同样会有很大优势。
nbsp但有个前提,必须有马镫。
nbsp要是没有马镫,骑兵永远只能是骑射,发挥辅助、袭扰作用。
nbsp但要是发明马镫,敌军骑兵同样会有马镫。
nbsp子婴全面考量起来,要是没有马镫,秦军骑兵对东方六国,那只有数量上优势,最多是有良马优势,没有其它方面的质量优势。
nbsp如果发明马镫,骑兵可以用于冲锋、近身作战,将会对胜负起到主导作用,秦军在保持数量上优势的同时,质量上也会有明显优势。
nbsp马镫一旦出现,所有人都会意识到骑兵重要性。
nbsp但那时候,秦国已先行一步,养出许多良马,训练出十万骑兵,在当初嬴子婴要打造十万骑兵时,正是考虑到这一点。
nbsp培养骑兵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秦骑兵最少在数年内,都会对东方国家保持数量优势。
nbsp至于质量优势,哪怕匈奴兵装备马镫,但没有钢制兵器,秦骑兵同样会有优势。
nbsp在西汉中期,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采用百炼钢技术打造环首刀,汉军骑兵大量装备了马刀环首刀。
nbsp正因为装备了环首刀,在近战武器方面优于匈奴,再加上强大国力,西汉才最终将匈奴打败。
nbsp想通了相关问题,子婴已经做出了决定,要让马镫、马掌问世。
nbsp不过不是现在问世,可以像连弩那样,在大战中敌军不知情的情况下,让秦骑兵装备布马镫,秘密训练,然后出其不意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利用这个优势取得关键性胜利。
nbsp至于马刀,先铸造出足够数量,等到装备布马镫时发放给骑兵。
喜欢。
第153章 神兵利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