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果然有事,弄得我不停地踱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吃过晚饭,我就去了萧书记家。
nbsp书记果然没回,只有凌老师一人在家。
nbsp我也不好单刀直入,先聊了几句家常,发现凌老师心不在焉,就绕着弯子问道:
nbsp“书记出差了?”
nbsp凌老师这才记起没泡茶,起身泡杯茶端给我,叹了一声:
nbsp“天天就围着公家的事转来转去嘛。”
nbsp我劝道:“公家的事实在太多了,以前我也是一刻也不停息,总是做不完。现在好了些,上面有个局长,她安排我,我就做,不安排我,我就玩。”
nbsp也许凌老师觉得孤单,我又是她的亲戚,望着我,终于说了一句真话:
nbsp“公家有事也算了,还有人告他的状。”
nbsp我心里并不吃惊,只是印证孟市长没说假话,便试探着问:
nbsp“告什么状呢?”
nbsp凌老师说:“也没什么。”
nbsp我说:“你说给我听吧,说不定我认识告状的人,可去做做工作。”
nbsp她摇摇头:“你不认识,很久以前的事了。”
nbsp“很久?现在还拿出来告状,那是有目的啊。”
nbsp凌老师说:“是啊。晓东,这个机关院子不平静啊。”
nbsp“你说说,说出来,我也参谋一下。”
nbsp凌老师才说了原委:七八年前,那时的萧市长帮亲戚打了个招呼,这个亲戚本来是个招聘干部,打了招呼就转成了正式干部。
nbsp后来,亲戚就做到了管经财的副乡长。当了副乡长,又管财经,就在外面拈花惹草。拈花惹草也就算了,一定要和老婆离婚。
nbsp他老婆逼得没办法,就向组织举报她老公贪污公款,一查,确有其事。
nbsp县委书记听了纪委的汇报,无意中说了一句很平常话——这样的人是怎么混进干部队伍中来的?
nbsp这个话传开之后,当时还有几个人,和我们这个亲戚是同一批进的乡政府,但他们还是招聘干部。
nbsp于是,他们纷纷告状,说我这亲戚是有关系,是违规招聘。
nbsp这些人在某些人的指使下不断地告,就慢慢把底子弄清了——你姨父当时打了招呼。
nbsp某些人就抓住了把柄,一直告你姨父。
nbsp凌老师说完,我心里就清楚了。
nbsp那几个仍然是招聘干部身份的人,不会告萧书记。
nbsp他们告状的目的就是——别人招干了,自己没招干,想把事情闹大,要县里解决他们的转干问题。
nbsp事情一闹大,县委解决不了,就只好向市里反映。能不能作为特殊情况解决那几个的转干问题,毕竟这件事涉及到萧书记,捅开闹大不好收场。
nbsp这时,市里某些人如获至宝。
nbsp某些人并不多,但这个连锁反应的队伍特别大。
nbsp我打个比喻,仅仅是比喻而已,比如纪委书记觊觎市委副书记这个位子,他想上,如果副书记倒了,他就有希望当上副书记。
nbsp只有他能当下副书记,其他常委想着纪委书记的位子。
nbsp如果真如此,空出一个常委的位子来,有条件的副市长想着这个位子。
nbsp接下来就是够条件的局长,又想着副市长的位置,
nbsp其他人又想着那个局长位置……
nbsp所以,这就叫官场候位症。
nbsp跟银行排队取款一样,排在前面的任何一个人,突然有事走了,大家都会依次前进一步。
nbsp所以,大家都盼着前面的人,突然有事。
nbsp听完,我喝了一口茶,感到确实有点为难,那么多年的事,当时我还没参加工作,更不认识乡政府的人。想了想,便劝道:
nbsp“就算是打了个招呼,又没签意见,不管怎么问。就说没打招呼。口说无凭,到哪里去查呢?”
nbsp凌老师说:“我这个不要脸的亲戚,关进去就全部供了。老萧就是为了这事去省城找当时的乡党委书记。这个人早就退了休,住在省城儿子家。
nbsp只要他做证,说老萧没有强迫他,这样就好办了。”
nbsp我急忙问:“那老书记肯担担子吗?”
nbsp凌老师说:“就是去了一天,说要明天才回,我也不知道情况,急人呢。”
nbsp我安慰道:“只要没签字,坚决不承认,就是有人作证,也不能作为依据啊。”
nbsp凌老师说:“事情这么久了,老萧也不记
第382章 果然有事,弄得我不停地踱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