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1章 土地庙推广计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小说]https://m.shumanlo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
    在岳川精心设计下,每个村子被“选中”的人都只有一个。

    这些人都成了所在村的焦点。

    他们种植新作物的“试验田”也成了全村的希望。

    “嘶……这半分地就收了一百多斤,这要是一亩地,岂不得收两千斤?”

    “是啊,平常麦穗两歧就是丰年的好兆头了,可是这里的麦穗,有十几个啊。”

    “不愧是土地公赏赐的好东西啊。”

    “可是,为什么赏给了大牛呢?我平常也没少磕头啊。”

    “准定是大牛心比你诚。”

    众人都没再说话了。

    为什么被选中的是大牛而非自己,这事情只有自己知道。

    只是,人们心中都暗下决心,以后自己要更加虔诚,争取下次也得到土地公的赏赐。

    “不对啊,我们想要麦种,找大牛就是啊。”

    “对啊,这一百多斤麦种,大家伙匀一匀就是啊。”

    “大牛,二大爷啥也不说了,这一百斤麦种,必须有二大爷五十斤。”

    “你二大爷算个球,我这就把老太爷背过来。”

    其他人也都后知后觉。

    对啊!

    村里人想种菜,自己却又没有菜种,都是四处找人借,或者换。

    借的话,等成熟了,再多还点。

    换就更好说了。

    随便给几个鸡蛋或者针头线脑就行了。

    菜种什么的,也不值钱,有个差不多就行了。

    但是这次不一样。

    一粒小麦种子发芽后,在苗期一般会分蘖(niè

    ),就像主干上长出分叉。

    古时候产量低,一粒麦子长成后一般只有一个麦穗。

    能长出两个麦穗,就是成语“麦穗两歧”,被古人视为吉兆,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后世有了科学的育种方式,某些品种逐渐有了三蘖以上,甚至还有“八棵孽”的品种小麦。

    但是土地庙赏赐的小麦,基本都是十几个蘖。

    最关键的,每个蘖都很大。

    有些小麦,分的蘖再多,可每个麦穗不大点,麦粒少,而且大都是空皮没籽的秕谷子。

    如此,就是一百个蘖也没用。

    但土地庙赏赐的麦种,十几个蘖不但大,而且麦粒多,每一个麦穗上的麦粒还格外饱满。

    半分地收一百多斤,这是因为赏赐的麦粒少,就一个小布袋,种的稀。

    要是正常种,麦苗稠密一些,半分地的产量还能翻一番。

    第二年继续种,田地里都种上这种新麦子,到时候亩产千斤也不是不可能。

    “亩产千斤啊,老头子种了一辈子地,想都不敢想啊。”

    “是啊,往年一亩地累死累活也就两三百斤,有时候年景不好,种子都蚀了。”

    “何止千斤,何止千斤啊!”

    “这就是土地公的力量吗?”

    “对啊,咱们这些头没白磕啊。”

    “住嘴,休得胡说!”

    “咱们拜土地公,那是感谢他老人家保佑咱们村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没错,土地公他老人家看咱们心诚,上次咱们神麦,怎么到你嘴里就变味了。”

    “是是是,我该打,我张嘴。”

    同样的一幕,几乎同时发生在中原大地,大江南北,甚至关外、西域。

    几乎所有有土地庙的地方,都出现了新作物。喜欢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1781章 土地庙推广计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